内容简介
《农产品淘宝村集群的形成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以江苏沭阳为例》以农产品淘宝村集群为研究对象,以江苏沭阳为区域样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资料和问卷数据,利用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方法依序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该书聚焦讨论了江苏省沭阳县“农产品淘宝村集群”现象及其农户收入贡献,该研究通过沭阳县案例回答了“它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如何增加农户收人的”、“它的真实增收贡献有多大”、“增收群体的内部差异性”几个递进式的关联问题,从而给出了复制“沭阳模式”的条件和政策建议。相信此专著能为同行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各地基层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曾亿武,1988年出生,广东揭阳人,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村电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高级顾问,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浙江省乡村振兴大讲坛”讲师团专家。先后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管理学硕士学位和管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农村电子商务”、“互联网经济”、“农业区域品牌”和“农业产业集群”。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著2本。
郭红东,1968年出生,浙江浦江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村电商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农村综合改革专家委员会成员,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日本筑波大学和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农村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组织”和“农民创业”。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在《food policy》、《agribusines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5本。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成果奖励。
郭红东,1968年出生,浙江浦江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村电商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农村综合改革专家委员会成员,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日本筑波大学和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农村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组织”和“农民创业”。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在《food policy》、《agribusines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5本。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成果奖励。
目录
精彩书摘
第一,抓好专业市场、示范园区和园艺基地的提档升级。2014年建成的中国沐阳国际花木城是集花木展销、信息交流、电子商务、植物检疫、物流快递等功能于一体的特大型花木市场,该市场的投入使用提升了沭阳县花木产业档次及完善市场体系,改变以往花木市场单一销售模式,打造沭阳县花木产业发展强力支撑点。2014年开始着手建设占地3000亩的苏台(沭阳)花木产业示范园,该示范园坚持高规格和严标准,计划重点吸引台湾鲜切花、盆栽植物等国内外花木企业来沭投资兴业,不断充实沭阳花木产业发展内涵,提升产业发展质态。2015年底,沃彩互联网园艺基地投资建设,该基地设有园艺综合超市、高档盆花、繁殖材料冷藏、绿植盆栽、果树苗木、配套园艺资材、大宗物资分拨、优质园艺电商孵化、优新园艺尊龙官方平台的产品展示等多个功能分区,为全镇以及周边乡镇的合作网商提供货源,并且拓展订单采购、送货上门、快递发货等配套业务。
第二,推动本土龙头企业提档升级,吸引大型优质花木企业人驻。沭阳县从政策、资金上引导本土龙头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鼓励本土龙头企业进行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发展设施化繁殖、容器育苗等新技术。2014年8月20日,本土企业江苏苏北花卉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江苏省首家挂牌上市园林企业。同时,沭阳县狠抓产业对外招商,分别引进三叶园林、挚信园林、太合园林等一批占地3000亩以上的大型花木产业,极大地增强了沭阳的花木资源实力和竞争优势。
第三,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办好各类展会和培训。随着花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沭阳县的花木行业协会建设力度空前加大,形成由沭阳县花木协会、沭阳县盆景协会和沭阳县苗木商会所组成的花木行业协会体系以及由沭阳县电子商务协会和沭阳县网络创业者协会所组成的电子商务协会体系。各协会组织本着服务会员、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和纽带桥梁作用,为推进沭阳县花木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协会还在举办展会和培训方面表现出色,例如,2014年9月18日,沭阳县圆满举办第六届中国盆景学术研讨会暨精品盆景(沭阳)邀请展,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极大地宣传了花乡沭阳的形象;2015年7月10日,沭阳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盆景制作技师培训,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授予沭阳县“中国盆景培训基地”称号;2015年9月28日,沭阳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沭阳花木节、首届中国盆景制作比赛暨第二届中国精品盆景(沭阳)邀请展活动,展会规模大、档次高,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赏。
第四,重视电子商务发展,花木产品体系更趋完整。从2014年开始,沐阳县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设立电子商务专项发展资金,用于仓储物流、创业培训、孵化基地、典型奖励等方面的补助;每个乡镇将逐渐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会议室、培训室、摄影室、体验中心一应俱全,为电商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网店优化、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多种服务;全力打造网络创业孵化基地,让电商企业免费人驻,并给予多项政策优惠。在电子商务发展之前,沭阳的花木品种主要是大型绿植、工程苗木、园艺盆景,而鲜切花、多肉植物、微型盆栽等家庭园艺产品并不多见。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多肉植物等微型花卉涌入沭阳,沭阳花木的产品版图更趋完整,具体品种已超过3000种。
第五,推动花木产业的科技创新。2015年《沭阳县花木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坚持把“科技兴花”作为花木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坚持标准化、精品化、特色化理念,围绕产品定位精品化、生产过程精细化、包装推介精美化定位,大力发展精品苗木,发展本土特色花木品种,不断提升产业质态,提高花木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沭阳成立县花木研究中心,鼓励苏北花卉等县内大型花木企业与省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组建研发中心,积极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建设花木综合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县花木协会信息档案数据库和花木科技培训中心,加强技术、业务培训,及时发布市场动态和供求信息,进行花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
第二,推动本土龙头企业提档升级,吸引大型优质花木企业人驻。沭阳县从政策、资金上引导本土龙头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鼓励本土龙头企业进行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发展设施化繁殖、容器育苗等新技术。2014年8月20日,本土企业江苏苏北花卉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江苏省首家挂牌上市园林企业。同时,沭阳县狠抓产业对外招商,分别引进三叶园林、挚信园林、太合园林等一批占地3000亩以上的大型花木产业,极大地增强了沭阳的花木资源实力和竞争优势。
第三,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办好各类展会和培训。随着花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沭阳县的花木行业协会建设力度空前加大,形成由沭阳县花木协会、沭阳县盆景协会和沭阳县苗木商会所组成的花木行业协会体系以及由沭阳县电子商务协会和沭阳县网络创业者协会所组成的电子商务协会体系。各协会组织本着服务会员、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和纽带桥梁作用,为推进沭阳县花木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协会还在举办展会和培训方面表现出色,例如,2014年9月18日,沭阳县圆满举办第六届中国盆景学术研讨会暨精品盆景(沭阳)邀请展,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极大地宣传了花乡沭阳的形象;2015年7月10日,沭阳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盆景制作技师培训,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授予沭阳县“中国盆景培训基地”称号;2015年9月28日,沭阳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沭阳花木节、首届中国盆景制作比赛暨第二届中国精品盆景(沭阳)邀请展活动,展会规模大、档次高,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赏。
第四,重视电子商务发展,花木产品体系更趋完整。从2014年开始,沐阳县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设立电子商务专项发展资金,用于仓储物流、创业培训、孵化基地、典型奖励等方面的补助;每个乡镇将逐渐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会议室、培训室、摄影室、体验中心一应俱全,为电商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网店优化、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多种服务;全力打造网络创业孵化基地,让电商企业免费人驻,并给予多项政策优惠。在电子商务发展之前,沭阳的花木品种主要是大型绿植、工程苗木、园艺盆景,而鲜切花、多肉植物、微型盆栽等家庭园艺产品并不多见。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多肉植物等微型花卉涌入沭阳,沭阳花木的产品版图更趋完整,具体品种已超过3000种。
第五,推动花木产业的科技创新。2015年《沭阳县花木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坚持把“科技兴花”作为花木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坚持标准化、精品化、特色化理念,围绕产品定位精品化、生产过程精细化、包装推介精美化定位,大力发展精品苗木,发展本土特色花木品种,不断提升产业质态,提高花木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沭阳成立县花木研究中心,鼓励苏北花卉等县内大型花木企业与省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组建研发中心,积极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建设花木综合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县花木协会信息档案数据库和花木科技培训中心,加强技术、业务培训,及时发布市场动态和供求信息,进行花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
前言/序言
全球化发展竞争时代,土地、资本、劳动三大传统发展要素的作用出现了一定的嬗变,土地的相对重要性在不断降低,国际资本一直在大规模流动寻找有利的投资出路,人工劳动无论在领域广度上还是操作深度上正日益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人才与创新越来越成为竞争性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各国今天和未来笑傲天下、引领发展的“葵花宝典”。
2014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意味着我国基本走完了释放市场活力、发挥后发优势、获取国际经济体系入场红利等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起飞初期的高速增长阶段,我们需要从起飞初期的发展方式转向“新常态”的发展方式,提质增效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创新就上升为驱动进一步发展的主动能。当今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为世界和中国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不仅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而且在改造传统经济的同时提供了催生“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的经济形态)的机遇,对于现代化进程中时刻梦想从“直道追赶”到“弯道超车”甚至“换道超车”的中国,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谁能抓住机遇登上这一时代快车,谁将成为未来的经济王者。
电子商务正是“四新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层级商业模式,冲破了传统商业交易的地域局限,降低了单体商业经营的沉淀成本,甚至逼得线下经营举步维艰,不是被迫退出了经营,就是不得不融合电子商务形式。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对传统商业理论提出了挑战,传统商业教科书上的库存理论、竞争理论、商客关系等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加以完善。
农村电子商务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史上从来没有的,这一新业态为农场经营规模细小的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的中国农村发展增添了卓有成效的新手段、新动能、新道路、新模式和新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但中国的现代化却起步晚、步伐慢,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史以降,战争和政乱似乎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旋律。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连绵不断的战争是主旋律,社会满目疮痍、百姓颠沛流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头30年,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是主旋律,经济建设让位于政治运动,一直折腾到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才转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来。我们用40年时间来走完西方发达国家200年甚至更长时间走完的现代化路程,但将分布在200年历史长度上的发展节奏压缩到40年来完成,其变化之显、问题之密、矛盾之烈是不言而喻的,今天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外部竞争环境远非发达国家当初所处,加之庞大的人口规模、计划经济遗留的严重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劳力的快速劣质化、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等中国现实,如何使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如何使农民与社会发展同步富裕起来?这些世界性难题的解决在中国尤为艰难复杂。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缓解这些“三农”难题带来了新的曙光和途径。
发展农村市场、融合世界市场是全球农业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百年来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在传统技术方式和市场发展模式下,始终难尽人意。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应用,为快速实现这一目标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效果。电子商务创新了农村的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从农业生产角度看,突出表现为农产品扩大了销售渠道、延长了销售半径、提高了产品售价,最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为农业生产反馈了产品需求信息,使当地生产较准确及时地对接了遥远的市场需求,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了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农村电子商务不仅使农业大获裨益,也使农村产业突破了农业狭限,大大加深了农村的“三产”融合。在电子商务发展得较好的村庄,人们不难看到这些村庄普遍经历了从出售原始形态的农产品到出售加工形态的农产品的乡村加工业发展。农民和农村终于分享到了产业链延长、产品增值的红利,而这是农业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虽百年努力而收效甚微的事情,过去农产品加工业仿佛是城市产业的天生功能和专利,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破除了这一障碍。围绕着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地区还迅速发展起了以快递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及其基础设施。这些发展与变化使农村地区繁荣兴旺起来了。
2014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意味着我国基本走完了释放市场活力、发挥后发优势、获取国际经济体系入场红利等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起飞初期的高速增长阶段,我们需要从起飞初期的发展方式转向“新常态”的发展方式,提质增效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创新就上升为驱动进一步发展的主动能。当今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为世界和中国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不仅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而且在改造传统经济的同时提供了催生“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的经济形态)的机遇,对于现代化进程中时刻梦想从“直道追赶”到“弯道超车”甚至“换道超车”的中国,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谁能抓住机遇登上这一时代快车,谁将成为未来的经济王者。
电子商务正是“四新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层级商业模式,冲破了传统商业交易的地域局限,降低了单体商业经营的沉淀成本,甚至逼得线下经营举步维艰,不是被迫退出了经营,就是不得不融合电子商务形式。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对传统商业理论提出了挑战,传统商业教科书上的库存理论、竞争理论、商客关系等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加以完善。
农村电子商务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史上从来没有的,这一新业态为农场经营规模细小的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的中国农村发展增添了卓有成效的新手段、新动能、新道路、新模式和新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但中国的现代化却起步晚、步伐慢,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史以降,战争和政乱似乎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旋律。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连绵不断的战争是主旋律,社会满目疮痍、百姓颠沛流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头30年,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是主旋律,经济建设让位于政治运动,一直折腾到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才转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来。我们用40年时间来走完西方发达国家200年甚至更长时间走完的现代化路程,但将分布在200年历史长度上的发展节奏压缩到40年来完成,其变化之显、问题之密、矛盾之烈是不言而喻的,今天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外部竞争环境远非发达国家当初所处,加之庞大的人口规模、计划经济遗留的严重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劳力的快速劣质化、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等中国现实,如何使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如何使农民与社会发展同步富裕起来?这些世界性难题的解决在中国尤为艰难复杂。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缓解这些“三农”难题带来了新的曙光和途径。
发展农村市场、融合世界市场是全球农业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百年来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在传统技术方式和市场发展模式下,始终难尽人意。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应用,为快速实现这一目标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效果。电子商务创新了农村的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从农业生产角度看,突出表现为农产品扩大了销售渠道、延长了销售半径、提高了产品售价,最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为农业生产反馈了产品需求信息,使当地生产较准确及时地对接了遥远的市场需求,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了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农村电子商务不仅使农业大获裨益,也使农村产业突破了农业狭限,大大加深了农村的“三产”融合。在电子商务发展得较好的村庄,人们不难看到这些村庄普遍经历了从出售原始形态的农产品到出售加工形态的农产品的乡村加工业发展。农民和农村终于分享到了产业链延长、产品增值的红利,而这是农业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虽百年努力而收效甚微的事情,过去农产品加工业仿佛是城市产业的天生功能和专利,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破除了这一障碍。围绕着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地区还迅速发展起了以快递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及其基础设施。这些发展与变化使农村地区繁荣兴旺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