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短缺问题的思考与浅析-尊龙官方平台

关于农民工短缺问题的思考与浅析---基于青岛市的调查报告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时间:2005-06-16 访问次数:201

(摘要)作者依据调查问卷和结构式访谈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并结合各类文献资料综合分析青岛地区农民工短缺的原因,包括经济发达需求总量大,而对农民工的收益成本分析得知工资低、信息渠道不畅是总供应量不足的根本原因;同时由于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服务业发达,而农民工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知识结构与之不协调,导致"供不应求":再次农民工在青岛的生活状况相对较差也是心理层次的原因。
  针对此作者站在政府角度提出解决措施包括成立专项部门,宏观上协调指导全局工作;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利用青岛优势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农民工、关心农民工的社会氛围,体现青岛市民对他们的人文关怀;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及劳动力供需结构;建立一套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合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体系。

  关键词:农民工短缺 劳动力市场 社会歧视 成本收益
  

  一 、调查背景与目的
  1982-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了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时隔十八年,2004年1月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收入的若干意见》2005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目光锁定农村。时值初春,民工潮开始涌动,我们关注的焦点从农民权益保障转移到时下的一个"冷现象"--青岛地区在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等领域出现了"招工难""民工荒"问题,且农民工大量流失。
  农民工进城打工,有利于沟通城乡关系,调整城乡社会结构,改善城市各个方面用人难和人才紧张问题,缓解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的矛盾,提高广大农民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效的促进了城市整体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村闲散劳动力并实现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可忽略的环节。
  但另一方面,据青岛市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2004年1-8月份,制造业所需工人的缺口比例一般在40%左右,即企业只能完成招工计划的六成,其中城阳区技术工种:缝纫、毛皮革制作工的企业需求人数为615人,实际求职人数仅为1人;裁剪工的企业需求人数为391人,而实际求职人数仅为52人。据调查,相当多的外商投资和私营企业从事的行业属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座落在城市的郊区。长期以来,这些企业招用的基本都是外来农民工,经营者以低廉的劳动成本获取企业的最大效益。据城阳区城阳街道办事处初步统计,所属办事处的900多家企业目前缺员高达20%-30%。因为招不满工人,企业不得不压缩生产线,降低产量,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另据统计,郊区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不但招工难,而且人员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每年春节过后都会有20%-30%多的人员流失掉,"新的招不进,老的留不住",许多企业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据统计,全市60家外商投资企业现有员工总计44497人,缺员16357人,预计明年缺员22806人,缺员现象严重。
  同时,由于招工难,青岛市部分工种的工资开始上扬,勤杂工由300元/月上涨到500元/月。现在青岛纺织服装业的工人工资普遍提高了20%-30%,月薪达700-800元/月。为减少用工成本,青岛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往外搬迁。据粗略统计,完成招工计划较难的主要有纺织、服装、电子加工、餐饮、保安等行业,其中餐饮和纺织行业缺口最大,在有些县市,仅能完成招工计划的一半。

  在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中,中青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据抽样调查,各年龄段转移劳力的比重是:16-30岁占40.2%,31-40岁占35.9%,41-55岁占22.1%,55岁以上占1.8%。中青年主要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并且身体素质好、思想开放,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强烈,敢于冒风险走出去,已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力量。
  出现以上问题,使作者开始关注并思考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问题: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否意味着青岛地区的"民工潮"有了新的方向---"回流潮"、"创业潮"?农民是否开拓了新的就业渠道,是回乡投资创业或是发现了"新大陆"?采取何种措施会更好的解决此种问题?政府应该做些什么?企业或者农民工自己呢?其社会根源何在?
  二、原因探寻
  青岛市存在巨大的用工缺口,一方面在农村却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表象上看,似乎存在一个所谓的"用工悖论":价格是调节社会供求的杠杆,出现"民工荒"现象即所谓的"供小于求"理应带动农村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在这个自动调节的经济系统里,工资提高,于是劳动力供给增加,"民工荒""招工难"问题自动解决。但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呢?调查资料显示:(数据)这就意味着:其中必然存在着价格机制之外的更深层次的经济学因素以及复杂的社会因素。
  农民是理性人----这是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诺贝尔经济学得主w·舒尔茨指出:"全世界的农民在处理成本、报酬和风险时是进行计算的经济人。在他们小的、个人的、分配资源的领域中,他们是微调企业家,调谐做得如此微妙以致许多专家未能看出他们如何有效率。"农民进城的动力有别于城镇化推进的动力,后者是由工业化、市场化的程度决定的,而前者则完全来自于农民对自身预期收益与成本的比较。一般来说,预期收益与成本的比值越大,农民进城的动力就越强;反之则未然。
  (一)成本分析
  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惟工业化时期,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都肯定这种人口流动(migration)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总生产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是最早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基础提出人口流动模型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农村中存在无限的劳动供给,按现行工资水平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廉价劳动力从农村引入城市。他的理论虽屡遭争议和修正,但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在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农民工进青岛务工进行成本的经济学分析如下:
  1、 适应成本。农业劳动者习惯于乡村散漫、自由的生活工作环境,一旦迁入城市,尤其是青岛这种较发达的沿海城市,便置身于一个高节奏、受约束的环境中,较内陆城市也更易受到市民的排斥,心理上有些不适应,因此有一部分收入应该弥补这种心理成本。(调查数据)包括:
  (1)雇佣歧视:是指农民工只是因为一些非经济因素,如身份性别等未被雇用。在青岛这类沿海城市存在着两个劳动力市场:一个是收入高,工作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越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叫做"首属劳动力市场",这是属于城市人的;另一个是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低劣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叫做"次属劳动力市场",这是属于农民工的。二元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工无法取得与城市人同等的劳动资格,城市人所从事的许多工作,农民工不是不能干`,仅仅因为他们没有城市户口而不被允许干。因此,农民工只能进入次属劳动力市场,而次属劳动力市场又因为农村劳动力过剩使劳动力供大于求,所以农民工面临低工资和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命运;(2)制度歧视:制度因素的影响是最深、最具本质性的。由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城市体制改革滞后,市政府也出于对市民的保护,人为地增加农民在城市务工经商的成本,这些制度主要包括目前仍维持着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在现有制度的影响下,进城农民的子女入托教育难以保证(问卷);他们自己则因劳动收入低、时间长、几乎不享受社会保障,而难以保护自身已形成的人力资本和进行人力资本的再投资;容易产生对土地的依恋等。农民工因为没有城镇居民的户籍,所以他们在一个城市打工多年,却始终是这个城市的边缘群体。作为边缘人,农民工不能融进城市社会的正常生活,他们对这个城市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却不被承认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因而也享受不到应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民主权利,得不到这个城市社会的各种福利待遇和各项社会保障。失业,得不到失业救济;生活困难,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有病,87.5%的农民工得不到应有的医疗保障;因工负伤、致残,也得不到应有照顾和抚恤,有些就留在城市煎熬生活,有些只好自认倒霉回到农村,渡过余生。在一些工矿,农民工去打工,常常被收走身份证,失去人身自由,有的还被迫签下生死合同,一旦罹难,家属只得到很少的赔偿金。另外,农民工的劳动所得很少,但还要交纳各种管理费用,调查中,二百二十人的问卷调查, 197人缴纳了办理暂住户口证费,176人缴纳了进城务工管理服务费,127人向用工单位交了抵押金。中央下达了取消这些不合理的对农民工乱收费的文件,但不少地方换个名目,还是照样在收。连铁道和交通部门也乘农民工过年大批返乡的机会,把交通费涨价20~30%。这些给农民进城增加了直接成本和心理压力。2.生理成本。农民工所从事的大部分是社会最底层的职业,这种职业歧视形成了农民工群体的生理成本。由于农民工出身于农村,被人为的进行职业分割,只能从事脏、累、苦、差的工作,他们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中的"边缘人"。农民工绝大多数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问题严重,超时劳动现象普遍存在,企业主对农民工工资的克扣和拖欠屡见不鲜。据问卷调查:在工作中受过伤害的有43人,占总量的19。9%;其中因员工打架受伤有6人,机器致伤14人,因药粉致伤14人,劳动伤损14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有33享有工伤保险占15。3%据调查,对农民工不按国家标准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致使农民工成为我国工伤的高风险人群,有62%的农民工受过不同程度工伤,其中3人因机器致伤 ,85人因劳动伤损,31人因工厂药粉致伤,最后一种多发于纺织业和加工业的女性农民工。同时,作者对招聘现场的6家纺织服装工厂进行了谈话式调查,企业负责人明确表示今年服装市场好,定单多,但由于招工不足,三分之一的厂房和设备都闲置着。由于定单完不成,所以服装厂总是加班加点赶任务,且以按计件单价支付工资的理由,不执行国家加班工资支付政策,而经常性的加班加点,又导致了服装厂工人的大流动。其中有一家工作时间为十小时,三家工作时间为12小时,一家企业甚至长达16小时。农民工月工作时间为306小时,比有关规定超出139小时,加班时间是最高时限36小时的3.86倍。这种违反法律规定标准的加班对农民工造成身体和精神的极大伤害,甚至造成"过劳死"。这就使农民工宁愿少挣一点工资也不到服装行业来工作。据问卷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被克扣或拖欠10%以下工资的的农民工有122人,被克扣或拖欠10-20%的工资的的农民工有16人,被克扣或拖欠20-30%的工资的的农民工有7人,被克扣或拖欠30%以上工资的的农民工有3人。
  3、迁徙成本:农民工从乡村来到青岛,相对于农村高得多的交通费、房租、水电等费用构成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又一道樊篱。另外农民工就业信息来源贫乏,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一项不可忽略的迁徙成本,许多人就是带着家里所有的积蓄踏上了进城务工的漫漫征途。青岛市出现农民工短缺的多是食品加工、小商品制造等行业,需求多集中在18-35岁的中青年且多为女性。而农民由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少,调查显示,农民进城时所需的信息36.1%源于亲戚朋友,29.6%自发式选择就业,19。9%用工单位来招工,6。5%政府组织就业,6。5%中介组织组织就业,1。4%通过其他方式就业。者种由老乡间口头引导所形成的"信息系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近几年,不少城市公共职业中介服务环节薄弱,农民进城后没有目的,求职如同"大海捞针",客观上对社会治安也造成了隐患。一些不法分子还以职业介绍为名,发布虚假信息,诈取农民的血汗钱。
  4.风险成本。农民工进城的预期收益具有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他们从事的一般是青岛人不愿从事的高强度、高温、高空、有害、有毒的行业和工种,收入不稳定,工作不固定;远离家属子女,要承受精神负担和春运高峰期的高价交通费用等经济负担;缺乏劳保和社会保险,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而且由于国家一系列发展农业政策的实施和落实,农民增收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如给农民良种补贴,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种粮食的补贴,还有免税等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农副产品价格的持续攀升,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吸引了一部分农民返乡务农。青岛地区的民工在家务农的收入和外出打工的收入差不多,在打工成本相对增加的情况下,在家务农亦成了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况且,这样还能兼顾到家庭。部分田地较好的民工,就加入到了农业生产的大军,在家务农的民工多了,出外打工的民工就自然少了。调查了解到,尽管有些企业的工资待遇相当不错,比在家务农一年能多挣几千元钱,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一位来自湖南的农民工说:"在家务农的收入和外出打工的收入相差无几,但务农不存在劳动环境恶劣、经常扣薪的事,而且扣除往返路费以及打工的住宿费等打工成本,外出打工还不如在家务农挣钱多。"如青岛缝纫工收入一般在400-500元/月,接近青岛市最低生活标准410元/月,这就不如在家种地。
  他们进城是一个家庭为实现收入最大化所作的理性决策,是一种风险投资。基于作者前述对于农民理性人的基本假定,相对于进行赌博,他更喜欢得到确定性的预期值,这即是所谓的"风险厌恶"。农民工是理性的"风险厌恶者",城市部门风险更大,他们需要一个大于在农业部门所的工资的城市预期工资才会做出移民的决策。
  (二)收益分析
一方面,农民工进青岛务工需要承担较大的成本和风险,而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并不很高,工资-集中体现了农民工的收益。据问卷调查:220人中以挣钱为目的的有206人,出来长见识的有67人。相对广东、福建等南方城市而言,青岛市并不是农民工获取最大收益的理想城市。
  首先,农民职业素质偏低成为制约其在青岛地区工资提高主要障碍。据问卷调查: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例为17。1%,而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则有82。9%。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水平影响着其就业意识和择业观点,而缺乏职业技能则直接影响了劳动力转移。农民工进青岛希望留在市区工作,而市内的职位对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从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和收入构成看:2002年青岛市农民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转移劳动力人均收入为1790元;初中文化程度转移劳动力人均收入为2362元;高中文化程度转移劳动力人均收入为2578元;中专文化程度转移劳动力人均收入为3736元;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转移劳动力人均收入为5150元。从调查统计来看,据调查资料显示,青岛市外来务工的农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0.8%,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5.5%,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3.7%,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 同时由于青岛市区多旅游业和高科技产业,而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操作工,多数要到位于郊区的企业工作,使部分农村求职者认为打工地和在家务农的环境没有很大区别,这一因素也使农民工成交率受限。另外从供需性别结构来看,该市需求最大的三种岗位是操作工、缝纫工、服务员。后两种职业主要集中于女性劳动力,然而,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女性求职者仅占27.3%。这也使企业招工大受影响。
  其次,从青岛市的产业结构来看,该市对农民工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电子加工、餐饮等行业,其地域性产业构成决定了当地的工资水平不会太高,如果提高工资水平,必然引起远期青岛市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高新产业)在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提出的人口流动模型中指出:在当今发展中国家,城市工资水平远不是市场力量决定的,而是由政府最低工资法、工会垄断这些外在力量决定的,而农村劳动力价格却不受这些政治因素的制约。降低城市工资水平是困难的,农民工收入也就无从提高。实际上, 人力成本上的低投入,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层问题:青岛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存在产业结构向劳动密集型倾斜,导致产业附加值偏低,最终使企业为盈利而压低人力成本,使其薪酬待遇缺乏吸引力,招工计划难以完成。
当前青岛地区出现的招工缺口,绝大部分存在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流水线速度比较快,一般招聘人员的年龄范围均控制在18-35周岁之间。而处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岛农村居民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时期出生的人,多为独生子女。一家一个孩儿,生活自立和吃苦能力差,好多家长不舍得他们外出打工。农村有关专家指出,计划生育20多年,正好到了供给减少的时候,中国人口在增加,但是可用劳动力人数却在减少。这个中国特色未必是主流因素,但绝对值得我们关注。
  除了供给减少的因素,需求的增加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青岛市作为山东省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由于经济相对发达,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度加大,用人需求增加。招工难的现象反映了经济的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而青岛市gdp的增长达16.8%,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就业增长。特别是该市近年来外资和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的用工人数剧增。据城阳街道办事处提供的资料显示,该街道一年需求新增劳动力就达3-4万人,再加上该市郊区最近几年招商引资工作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前几年的重数量、轻质量,对引进企业把关不严,招商引资质量不高,使新增劳动密集加工型企业占了多数,这也带动了企业用工量的增长。
  综上分析,作者认为,农民工进入青岛所付出的成本很高,而收益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剥削"。作为理性人,在市场自动调节下,他们会减少劳动的供给量,以避免个人福利的减少。
  三.对策与建议
综上调查分析并结合青岛实际,作者认为:在主客观多重原因的制约之下,青岛市部分行业出现"民工荒"现象,造成部分农民工盲目进城而大量回、转、分流,对农业以及粮食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部分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青岛市政府及所辖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青岛开放港口城市的有利条件,采取适当措施,解决用工的矛盾。现作者建议如下:
政府可以考虑成立农民工进城务工工作指导协调委员会(以下简称"农民工委员会"),由多年从事农业农村问题的政府官员、学者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由市政府一名主要分管领导兼任主任,统筹协调,保护农民工权益;青岛市各县(市)、乡镇街办包括各村(居)委会建立相应工作机构或设置专职干部,保证政府间上下协调一致;明确劳动保障、公安、工商、建设等政府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法律欧援助机构,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有关部门的各自职责,建立相关部门和地区间合作工作机制,为农民工排忧解难。相关部门牵头,加强对农民工的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法制观念和生存能力。同时逐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政治地位,各级人大、政协组织、企业职代会和工会委员会都要有一定比例的农民工代表,逐步建立起反映他们意愿、心声的渠道。加强农民工维权组织机构建设,把农民工问题提到显著位置。例如,劳动保障机构可通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同时建立维权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保证农民工举报投诉及时得到处理。
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缺口大的因素,政府可适当地调整劳资关系,进行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政府对目前企业的布局和结构进行一次的研究,可使一些相对技术程度比较低,或者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向鲁西南等内地转移,这也有利于中央提出的缩小区域差别的方针。例如招聘会上,青岛正进企业集团就针对企业招工难这一现象,在泗水建设了一家水产品加工分厂,年底就能竣工投产,可容纳500多人就业。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注重引进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品企业,引进大项目、大品牌、大企业。提高外商企业在青岛地区的投资落户门槛,适当限制规模小、利润低,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的引进。避免单纯追求投资数量,忽视招资质量的现象。
根据上文分析,青岛地区农民工短缺主要是农民工的成本不抵收入,这样政府可以出台工资政策,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保障农民工工资所得。调查统计,工资偏低是造成当前部分企业招工难的重要原因。作者建议:一是适当提高青岛市最低工资标准。参照同类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水平,把青岛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二是指导和监督企业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工资,保证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获取的劳动报酬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三是按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加班加点工资。同时,制定企业欠薪报告制度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报告制度,建立了企业诚信评价制度。
在工资水平于南方城市相比不占优势的硬性条件下,可以在软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吸引人、留住人。在制度方面:加快农民工维权制度建设,建立综合性的社会救助系统。首先要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性障碍,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把农民工对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住房、学校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围中;探索适用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无缝衔接",确保工伤保险制度的贯彻落实,建立农民工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机制,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援助制度,并着力解决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问题;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工资保障准备金制度、欠薪报告公示制度等,切实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有必要建立紧急救助机制,为农民工构建一个完整的保障网。在青岛的文化角度也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包括建立农民工文化娱乐馆,促进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个人发展,实现个人的文化追求;政府设立农民工培训专项积金,有计划有组织的举办针对农民工的工作技能培训,既解决供需结构方面的问题又符合了农民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城市工益广告、各类宣传等也尽量体现出对农民工的关怀,使农民工产生对青岛市的城市偏好。
政府加强宣传,开拓农民工就业渠道,使各地农民工较准确及时的了解到就业信息。通过到工人集中来源地印发宣传材料、设立公示牌等形式,广泛宣传青岛地区的就业形势,吸引外地农民工来青就业。进行城乡统筹,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各种保险等方面,享受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待遇,增强农民工的转移能力与信心,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做好了城市自身方面的准备,剩下的就是我们把青岛这座对农民工有着很大优惠和关怀的城市宣传出去,推广出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青岛各级农民工委员会结合实际建立相对统一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有条件的话可以为每一位农民工建立电子档案,详细记载农村每一闲散劳动力的包括性别、身高、学历、专导寄艿染鸵敌畔ⅲ浞址⒒酉缯颉⒋澹ň樱┪岬然阏权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定期发动村(居)委会结合本村粮食生产及劳动力构成等实际采集闲散劳动力状况,逐级上报,最后在青岛市政府农民工委员会汇总,并进入全市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由市农民工委员会统一协调,与本市各行业协会、企业及劳动部门建立长期联系,定期通报劳动力需求状况,市政府总体调配,从全市宏观角度确定本市各行业劳动力需求,包括用工单位对性别、身高、专业技能等要求,通过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快捷确定用工意向。有条件的话可以为农民工发放ic卡,作为进城务工的身份证明,可以凭此得到市政府的相应支持政策,解决诸如子女入学难、无法保证按期得酬、用工歧视等社会、法律问题;同时记录农民工个人信息,其中应包括受培训情况、受雇情况(包括诚信状况的记录),全市各大用人单位及劳动与就业服务部门建立信息终端。

  同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采集、反馈的信息网络,形成长效的"留声机制"。以上提到的关于农民工信息资源的问题,如果通过青岛市政府总体统筹的行政力量对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加工,自上而下的形成信息采集、传递与交流、反馈的信息网络体系,把青岛市全部农村劳动力纳入此系统,成为这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同时市政府与青岛市所有用工单位、劳动就业部门、行业协会建立长期联系,以红头文件、互联网或者各级政府部门逐户的口传等形式建立信息流动的通路,这样一个青岛市政府牵头并处于中心位置的农民工供求信息网络就形成了,在这个网络系统中,所有信息都是对流的,既有下达也有向上的反馈,处于中心位置的是政府站在全局的角度合理调配。这个网络系统一旦建立,它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临时机制,而是长效的,具有留声效应的,它可以体现在:对进城外出打工人员的控制机制、动员机制,政策引导机制,在农民工进城的全过程中,政府部门对其进行全程指导、帮扶、保护,在政府的保驾护航下,所有农民工自可高枕无忧。农民工委员会作为协调者负责对其运行进行维护。支持政策,解决诸如子女入学难、无法保证按期得酬、用工歧视等社会、法律问题;同时记录农民工个人信息,其中应包括受培训情况、受雇情况(包括诚信状况的记录),全市各大用人单位及劳动与就业服务部门建立信息终端。
与其他省市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青岛市对农民工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纺织业、餐饮业、制造业,需求以女性为主,而建筑业需求已趋于饱和。而以苏州为例,建筑业需求还有较大缺口,如果能够实现政府间的信息资源整合,可以从更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古典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前提,政府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让政府成为打破条块矛盾、地区壁垒的开放政府,当然,这其中还包含政府职能转换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注释:
  11引自《当代中国社会流动》,陆学艺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07页。
  2引自《改造传统农业》, 舒尔茨著
  3转引自《发展经济学》,谭崇台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
  4 引自《断裂》,孙立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 转引自《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程蹊、尹宁波,载于《农村经济》,2004年第二期。
  6转引自《发展经济学》,德布拉吉o瑞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
  3、费孝通,1985:《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4、李强,1993:《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
  5、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地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第4期。
  6、孙立平,2001:《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基本看法》,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编印的《农民工研究选编》。
  7、孙立平,1993:《"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流动空间"》,载《探索》第1期。
  8、李培林, 2003.4:《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陈耀明:《农民工的新选择》。
  10、孙立平,2003.10:《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出版社。
  11、陆学艺,2004.7:《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李培林等,2004.9:《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孙立平,2004.7:《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
  14、国家统计局编,2003:《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
  15、国家统计局编,2003:《中国统计摘要》(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
  16、朱之鑫主编,2002:《国际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
  17、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编,2002年版:《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中国统计出版社。
  18、郭熙保,2002:《从发展经济学观点看待库兹涅茨假说--兼论中国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载《管理世界》第2期。
  19、吕新雨, 2003 :《"民工潮"的问题意识》,载《读书》第10期。
  20、谢建社等,2004:《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21、林畅,2003:《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对城市就业与工资率影响的理论探讨》,载《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第2期。
  22、黄乾,2003:《农村劳动力非正规部门就业的经济学分析》,载《中国农村经济》第5期。
  23、[美]夏普.雷吉斯特,2000:《社会问题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4、广东外来农民工联合课题组,1995:《在流动中实现精英移民---广东省外来民工调研报告》,载《战略与管理》第5期。
  25、郭于华等,1995:《社会资本与关系网络流动---广东省农民工流动研究报告之二》。
  26、秦德文,1994:《阜阳地区民工潮流回流现象的调查与思考》,载《中国农村经济》第4期。
  27、陆德泉,1991:《"关系"---当代中国社会的交换形态》,载《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第5期。
  28、王春光,1995:《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9、李春玲,1997:《中国城镇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0、蔡昉主编,2002:《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1、赵树凯,1997:《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载《社会学研究》第1期。
  32、简新华,1997:《当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载《长江论坛》第3期。
  33、李汉林、王琦,2001:《关系强度作为一种社区组织方式---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摘自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
  34、王郁昭等,1999主编:《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35、郏启新,1999:《"民工潮"促"创业潮""开发潮""城建潮"》。
  36、刘建进,2001:《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状况》,农业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国际研讨会"发言。
  37、孙树菡主编,1995:《劳动安全与卫生》,中国劳动出版社。
  38、柯兰君 、李汉林,2001:《都市里的村民》,中央编译出版社。
  39、库兹涅茨.s.,1989:《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40、托达夫.m.p,1988:《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 (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1、lin nan,1995 ."local market socialism :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 ,vol.24.
  42、赵树凯:《秩序冲突与治道变革--关于农民工流动管理问题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网站。
  43、http://www.yifan.net/yihe/novels/society/farmer.html
  44、http://www.chinacountry.com ; 2005年2月23日。
  45、张富良.《新产业工人--中国农民工的历史归宿》,
  http://www.aweb.com.cn2003.11.6.


丛 威,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吕爱权,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