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由于资源标的物本身及其产权高度分散和碎片化,涉及大量“原子式”产权主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加上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容易导致碎片化资源整合和产权交易成本过高,从而造成乡村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蕴含其中的“租值”难以变现的反公地悲剧。本文结合扎根理论,讨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呈现两极化的四个村寨案例,通过编码与对比分析,构建了prime治理模型,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中反公地悲剧的成因和治理路径。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严重的资源闲置、开发利用不足等反公地悲剧,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包括排他主体多、开发资源的努力度不足、权益设置不合理、运营管理弱、开发环境差等因素。要治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反公地悲剧,需要突破传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治理模式,构建集开发环境、主体合作、开发资源的努力度、权益设置和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全局性治理模式。
关键词:
基金资助:
doi:10.13246/j.cnki.iae.20230908.001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农业经济;旅游
分类号:f323;f592
《农业经济问题》.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3-09-11